连吃两罚单,坑用户这事你不知道饿了么能有多野……
2022-11-30 23:10:45
  • 0
  • 0
  • 0
  • 0

前几天,小柴同事们还在讨论,如今的外卖市场,曾经的鼻祖饿了么,真是被某团越甩越远了。

尽管今年以来,饿了么搞了很多类似「免单」这样的被全民讨论的营销事件,但事件过后,饿了么还是主流视野里的「小透明」。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让曾经的行业鼻祖,甚至后来并购了行业老三百度外卖的饿了么在失意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是对手太强吗?或许并不全是,自己作,或许也是重要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线上外卖这门生意,并不好做,因为这门生意的每一个参与者,对其都是又爱又恨。

平台们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亏损,叫苦连天!外卖骑手又说被困在算法里无情压榨;

商家也在叫苦,高抽成,二选一,进退两难;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外卖虽然方便了不少,但越吃越贵是真的……


也正是这个行业特殊的属性,对于平台来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得罪其中的一个「参与者」,而得罪任何一个就如同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正常的经营。

而饿了么就是那个不断的在「消费者」这个环节,不断出状况的一个。

比如最近有个关于饿了么的新闻引发关注。新闻是「饿了么连吃两罚单」。

据信用中国网站披露,饿了么主体公司在10月21日、31日分别被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罚款共计29万元。


21日罚单显示,当事人视频广告的关于新用户享首单1元优惠,及1元就能吃的内容,存在将概率事件描述为必然结果的问题,当事人发布的广告不清楚、不准确。

31日的罚单显示,饿了么对78户入网食品经营者未尽到审查许可证的义务。

这两个罚单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坑用户。一个是营销上的夸大宣传,一个是入驻的商家在没有审核查资的情况下售卖东西。

一个是对用户的不诚实,一个是对用户的不负责。面对这样的平台,用户怎么爱的起来呢?

大家都知道,在消费市场,各种虚假宣传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天天都在发生。但是被罚都是百里挑一,虽然罚款金额对这些平台来说,九牛一毛,但一旦被罚了,就说明事情足够的严重。

事实上,饿了么在坑用户这件事上,真可谓屡教不改。小柴在搜索引擎,随意检索了下「饿了么被罚」关键词,不同案例跳出一大堆,而虚假宣传问题更是重灾区。



另据企查查公开资料,目前饿了么已遭到行政处罚33起,罚款金额达524万元。


而看了相关案例后,你会发现,饿了么在「坑用户」这件事上居然能这么野……

比如此前,饿了么搞了个活动,在其App首页上展示了“1折囤券”的宣传,但用户点进去后发现,专区推广的商家和代金券价格并不是1折。

调查发现,在“饿了么”活动专区内容页内,展示的抵用券并非全部符合1折优惠,与宣称的折扣促销幅度不一致。

对此,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为由,做出了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饿了么虚假宣传」「饿了么被罚款50万」在当时很快就冲上了热搜。


不少消费者表示,如此欺骗用户的行为,居然只罚了五十万,这不是鼓励其继续这样的操作吗?


事实上,用户的这些质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这个50万之前的2020年,饿了么因为同样的原因遭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罚款25万元,并被责令改正。

但饿了么并没有改正,而是继续玩套路。

除了通过虚假广告诱骗用户之外,饿了么还曾因虚构商品原价遭到处罚。

外卖吃久了,不少消费者应该也有感觉,同一家店,点外卖居然要比堂食贵很多,尤其是看单品的价格,外卖平台的价格有时候要高出一倍不止。

当然,这不是消费者的错觉,因为看了饿了么的操作,你会发现,平台黑起来,是个无底洞。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盐城市射阳县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反映射阳县“饿了么”外卖平台多次通过抬高入驻平台商家的商品原价,再以极低折扣打折的方式,在市场搞虚假促销活动,以价格偏差的方式误导消费者进行下单消费。

也就是说,一家第三方平台,鼓动并要求第三方商家抬高商品售价,再通过打折的方式诱导消费者下单。这样的操作,在饿了么这里,消费者到底是个什么角色?那是妥妥的韭菜。

在这一起案例中,仅在射阳县这个地方,饿了么在一个月内,就联合多大13家商家更改原价,而这事被举报后,饿了么吃到了五万元的罚款。

看到这里,也是足够的讽刺了,一个破坏市场秩序的主谋,最后只被罚了五万元!


当然,这还不够恶心,早在2016年,饿了么为了竞争,联合20多家商家搞了个促销活动,活动文案表示:「饿了么,力压美团5元」,但实际上,饿了么平台和美团平台的价格是相同的,甚至有些店铺的商品售价,饿了么还要比美团高。

这不仅是变着法子欺骗用户,还涉嫌不正当竞争,随后美团就把饿了么给告了。

2019年,饿了么官网上方刊登道歉声明,因涉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向美团、客户及其他消费者道歉。

当然,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在虚假宣传之外,饿了么还一直被质疑大数据杀熟。

大家都知道,在外卖领域,美团曾因大数据杀熟,曾引起了广泛的质疑,比如有博主曾爆料,自己在开了美团外卖的会员后,发现,同样的店铺、同样的距离,会员居然比非会员配送费高。


在杀熟这件事上,饿了么也不例外,今年3月,北京市消协发布的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饿了么就是被点名的那一个。

调查结果显示,饿了么个别体验样本显示,新老用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服务)的标价不同,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早在2018年,有媒体报道称:用户晒出两张饿了么店铺的对比图片,图片显示同样的菜品价格却不一样,超级会员的价格反而更贵,质疑超级会员存在大数据杀熟。


在各大社交媒体检索不难发现,用户对饿了么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的质疑一直未断。

比如在黑猫投诉,饿了么总投诉量高达九万多条。


如果加上虚假宣传关键词再去检索,信息量超过1800多条。


涉及到的虚假宣传问题更是千奇百怪,比如有消费者投诉称,活动页面写着2元开通会员,点击后却显示扣款十元。

还有消费者表示,邀请用户虚假宣传、世界杯猜秋奖励虚假宣传……

作为一家靠消费者养活的公司,在坑用户这件事上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被大量的质疑,甚至是接二连三的行政处罚,也没让饿了么的这一系列行为有所收敛。

那么一家底色这样的平台,不滑坡谁滑坡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